从过去交通不便利的城郊偏隅,到如今交通路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贵阳新中心城区;从过去环境空气质量欠佳到如今绿树成林鸟语花香宜业宜居……自恢复建置以来,白云区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农业人口转移、脱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路网建设等大踏步推进。
▲白云区一角
【资料图】
特别是近年来,白云区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以自身实践创造了非凡的辉煌巨变:白云新车站、高铁白云北站相继建成投用,城乡道路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五横六纵”骨干路网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过去不到10平方公里扩大到40余平方公里;白云区与观山湖区基本实现融合发展……
▲白云区加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城市经济发展,图为位于白云区的贵阳软件基地。
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白云区将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以赴抓建设、提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发展城市经济,努力让城市更宜业、更宜居,为纵深推进“产业新城、品质白云”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省会城市新中心奠定坚实根基。
A 完善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白云区加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城市经济发展,图为位于白云区的贵阳软件基地。
近日,在位于白云区艳山红镇的贵阳市有轨电车T2线一期项目云环东路站点工程,工人们正在进行装修等收尾工作。该站为全线13座车站中第7座车站,位于白云区与高新区沙文园区交界处,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促进白云区和观山湖区“观白”融合,推进观白活力中心建设。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上个世纪,白云区建立之初,区域内仅有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过境公路210国道和104省道。道路状况极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是泥泞。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脉络,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为了更好地支持贵州铝厂、贵阳耐火材料厂、贵阳车辆厂等辖区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需求和生产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基础支撑,白云区不断推进道路建设,掀起了一次次筑路热潮——
1974年,白云区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对过境公路粑粑坳至大坝路段进行改造。
1984年至1986年,白云区政府所在地主要街道白云大道建成,两侧有人行道和绿化带,是白云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城区主干道。随后,建成了刚玉路和同心路主干道以及一些次干道和工矿区道路,基本形成了白云区道路网络。
1989年底,白云区5个乡56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柱的公路网络。
1992年起,随着白云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也加快推进,先后完成了同心路、建安路、白云中路等城区道路工程,云环路、铝兴路、云峰大道等市政道路也建成通车,区域内道路以及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截至2000年底,白云区通车里程达到266公里,实现了全区通乡公路的硬化目标。这一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两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交通路网的变化只是白云区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恢复建置以来,白云区交通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从仅有一两条过境公路的城市偏隅到“五横六纵”骨干路网完善的中心城区,随着这一条条道路的“散射”延伸,白云区城市规模也越扩越大——
如今白云区通车里程超过500公里,数博大道、同城大道两条贵阳产业主干道贯穿白云,10分钟可到市级行政中心、15分钟到达贵阳北站、30分钟到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辖区内还有成贵高铁白云北站、贵阳市域快铁白云西站、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等轨道交通。贯穿白云的有轨电车T2线等也在加速建设中。
以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近年来,白云区全力优化城市布局,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南融、中提、北进、东联、西优”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划定“三区三线”,统筹推进电解铝、金融北城、大山洞、泉湖、文化宫等片区开发建设,加速实现与观山湖区同城化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白云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从“十二五”期末的20余平方公里增至42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总量增至48.27万人,城镇化率达91.71%。
接下来,白云区将围绕贵阳贵安“一核三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梳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项目需求,加快推进观白活力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融合发展水平。
B 实施城市更新城区改扩建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经过改造,中航标小区焕然一新。
5月24日,白云区泉湖街道辖区中航标小区(3117厂家属区)里,居民刘宗明正在小区凉亭里跟邻居下棋。“我在这里住了二三十年了,时间久了,小区旧了,设施破损。这一改造,重新铺了沥青路面,更新完善了排水管网,还规划了停车场,新增了活动室、球场。”刘宗明说。
中航标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是中国航空工艺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原3117厂)的家属生活区,现有1300余户居民。绿色整洁的小区环境、功能齐全的设施配套、老少皆宜的活动场所……依托“一圈两场三改”城市更新工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的中航标小区,让居民越住越舒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白云区一直以来推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所坚持的重要原则。
20世纪70年代白云区恢复建置期,修筑了一批房屋建筑。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房屋建筑逐渐破损落后,不再符合居住需求。针对白云区城市人口增多和住房改善需求扩大的实际情况,加快城镇化建设、旧城改造步伐,对全区城镇建设进行总体规划,逐步拆除了许多年代久远、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的房屋。
白云区对艳山红片区、大山洞片区、龚家寨片区等分片实施旧城改造,对全区进行划片开发建设。白云区还依托“新型社区温馨家园”、“三年千院”、“一圈两场三改”等城市更新项目,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围绕配套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主体进行改造升级,补短板、提品质,让居住环境更安全、居民生活更舒心。
仅2019年以来,白云区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6个,涉及居民20199户,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涉及60597人,共计519栋,包括3117厂家属区、和谐大院、和美巷、新园小区等。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也在同步发展中,白云区按照市场化手段引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先后建设了朝晖花园、天林小区、优品城邦小区等居住小区,这使得白云区房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白云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总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看中白云这块潜力热土。
数据显示,白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由2008年的5个发展到2022年的44个,2022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0.77亿元,是2008年开发投资8.55亿元的8.3倍,年均增长15.0%;房地产销售面积106.22万平方米,是2008年销售17.41万平方米的6.1倍,年均增长12.8%……一个个项目不仅拉动了全区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起到了扩大消费、集聚发展的作用,建筑业、建材加工业、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也快速发展了。
接下来,白云区将抢抓观白活力中心建设机遇,坚持生态城市、产业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理念,突出品貌品质品位,以高标准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C 坚持规划先行消费引领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梵华里商圈夜景
“我家以前就住在泉湖公园附近,当时公园和梵华里商圈都还没修起来,这里就是个城中村。以前过年想要逛街买东西,都要和家里人一起坐中巴车摇摇晃晃个把小时到贵阳老城区去。特别是同学朋友聚会,都是往喷水池、大十字这些地方跑。但是,现在白云区也开了好几个商业综合体,影院、咖啡厅、书店、主题餐厅……吃喝玩乐购,该有的品牌白云也都有,更时尚更方便。”白云区居民何菁宇说。
何菁宇所说的方便得益于白云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加快完善,金融北城片区、泉湖片区、铝厂片区等开发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经济项目也青睐白云。白云区积极谋划,按照“环线以内主抓城市商圈、环线以外主抓产城融合”的思路,编制完成白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以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商圈布局呈多点开花之势头——
以泉湖公园、梵华里小镇、云峰大道为中心的泉湖商圈,集购物、商贸、餐饮、旅游等业态,已成为白云区的城市地标性商业消费中心;以云环路、白云北路、北尚华城为中心的大山洞商圈,能够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以文化宫、白云南路、金园路等为中心的夜间经济商圈颇具特色……
白云区牢牢把握消费升级趋势,以消费需求为引领,不断提升商贸繁荣度,加快从传统工矿区向现代品质城市转型。
同时,白云区还出台了加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仅2022年,就新引进总部经济项目8个,引进市矿能集团、金石集团总部项目等签约落地,华为贵州区域总部项目主体封顶,梵荣·中环项目竣工,建成商务楼宇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区已有综合税收千万元以上楼宇5栋、亿元以上楼宇1栋,成功挂牌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贵阳软件基地,引进金山云、马蜂窝、省金交所等重点总部经济项目。
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该区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丰富和升级消费供给,推动各商圈错位发展、差异发展、互补发展;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全力提升载体品质、完善功能配套,重点围绕云城中心、梵华里、博泰世界岛等区域,布局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引入更多区域性功能总部、物流总部等企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辐射能力,为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