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财经|重启半年后,滴滴“复活”了吗?

新黄河客户端   2023-08-12 18:13:47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资料图)

日前,滴滴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这是滴滴自今年1月16日重新上架以来的第一份财报。

财报显示,滴滴在2023年一季度营收427.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60.7亿元缩窄至9.17亿元。同时,市场份额也回升了2%。重回网约车市场,滴滴的网约车主营业务平稳运行,仍是网约车平台的头号玩家。

近期,网约车体量大幅增长,相比之前,滴滴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逐渐饱和的网约车市场。此外,聚合平台和网约车平台的价格战不断,司机的工作强度增大,收入却不增反降。今年来,多地按下网约车的暂停键,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

网约车业务增量难求,滴滴在新业务、新市场上显露野心。综合滴滴创始人程维表述及往年财报来看,2012年创立至今,滴滴已亏损超千亿元。回归之后,滴滴何时能等到扭亏为盈?

市场份额回升,净亏损大幅收窄

今年1月,滴滴在下架整改一年半后重新上架,适逢疫情放开的环境,出行订单猛增。双重利好之下,滴滴2023年一季度的成绩不俗。

滴滴在财报中提到,今年1月春节后,市场需求旺盛,滴滴业务迅速恢复。3月,日均交易量达到2820万笔,同比2022年3月增长42%。

交易量上涨,营收也同步增长。财报显示,滴滴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427.12亿元,上年同期营收358.48亿元,增长19.1%。净亏损9.1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60.7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11.6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162.7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去年一季度亏损的160.7亿元,其中包括因信息安全问题的罚款80.26亿元。2021年7月,滴滴App下架,新用户和新司机停止注册,负面舆论缠身,业绩难看,市场份额也从90%的绝对性地位一度下降至74%。

不过,今年重新上架后,滴滴的订单量不断上涨。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量28.75亿笔,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5.6%。中国移动出行业务的交易量达到23.25亿辆,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4.4%;国际业务的交易量达到5.5亿,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21.1%。

滴滴的市场份额没有再跌下去,保住了市场份额,算是度过了危险期。基于交通运输部数据估算,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市场份额回升至76%。在网约车市场,滴滴仍独占鳌头。

总体来看,滴滴今年一季度业绩显示的净亏损收窄,与下架前的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54.83亿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逐渐“回血”的滴滴,正在重回盈利轨道。

聚合平台快速成长,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

滴滴不俗的成绩单背后,是消费者和司机的一笔笔订单。滴滴在财报中提到:“计划在2023年通过有效的促销和更多样化、更实惠的产品,更积极地与消费者和司机互动。”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滴滴在全球有5.87亿名年活跃用户,2300万名年活跃司机。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有4.11亿名年活跃用户,1900万名年活跃司机。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万本,比上月新增20.6万本,单月新增数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自2020年11月起);今年二季度总计新增56.1万本,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网约车市场,滴滴的强劲对手高德采用的是聚合模式。聚合平台将用户与网约车平台连接起来,只提供信息服务。今年3月,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7.16亿单。聚合平台完成1.97亿单。聚合平台订单量占比已经上升至27.51%。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网约车聚合平台定性为“匹配供需信息”平台。按照《通知》要求,聚合平台是“共同提供服务者”,需承担相关责任。此后多地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或征求意见稿。

相关文件落地后,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除了聚合平台,滴滴还要面对不断入局的网约车平台。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3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

供应端的网约车司机不断增长,需求量却没有跟上。据滴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年活跃司机与用户数量比值为1:29,2023年,比值变为1:22,司机数量增长了46%,用户只增长了9%。增长的订单量无法满足大批涌入的司机数量。东莞市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9.1单,77%的司机日均接单量不到10单。

网约车司机数量猛增,分摊到个体,稀释了收益。“原来是人挑单子,现在是单子挑人。”近期,长沙、东莞等多地陆续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网约车市场运力接近饱和,部分城市已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

价格“内卷”一降再降,多地整治低价竞争

根据滴滴数据测算,今年一季度,滴滴每笔订单的平均价格约为25元。今年2月,中金公司曾发布研究报告,根据滴滴招股书披露数据,测算2021年滴滴中国网约车业务客单价约为23元。

客单价提高了,司机获益了吗?今年以来,网络上充斥着“开网约车赚不到钱”的声音。

此前,高德打车价格一降再降,不少司机在网络上抱怨“高德为了市场份额运价已经低到离谱。”网约车平台不断在价格上“内卷”,为了保住市场份额,滴滴也不得不参与价格内卷,多次调整运价。

今年2月,滴滴在上海、杭州等多低上调起步价,下调时长费和里程费。6月,海口、贵阳等多地提高起步价,时长费和里程费下调。总体上,运价降低,尤其是平峰期和长途订单。

特惠订单、“一口价”订单常遭到司机吐槽。司机接到特惠订单,运价低、利薄,时常遇到长时间堵车、乘客要求多送一段等情况。此外,由于“一口价”订单不受到时长影响,遇到堵车无法加价,一些网约车司机为了尽快完成订单,拼命加速,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滴滴发布通知,为了让计价更合理,保障司机收入,8月2日起,对特惠快车行程采用实时计价方式,首批试点城市包括哈尔滨市、济南市、珠海市等8个城市。

特惠计价方式调整后,在堵车、乘客要求司机多送一段路时,司机也能得到相应的时长及里程报酬。业内人士分析称,特惠订单价格的调整,脱离了“一口价”模式,提高了司机的收益,又可以保住平台在市场的竞争力。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全国多地都已关注到网约车“一口价”等问题,正在部署开展相关整治行动。

7月26日,上述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约谈中提到,要切实维护司机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制定运营规则,加强与司机群体的沟通协商,落实落细降低过高抽成比例民生实事要求。

全国多地相关部门也陆续行动。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网站消息,其将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网约车平台优惠、打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近期,合肥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如主导不同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统一标准的“一口价”活动,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在监管低价网约车订单方面则迈出了一大步。8月9日,针对网民关于“取消网约车‘一口价’订单”的建议,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称,拟于8月中旬召开价格政策告诫会,将责令网约车公司(平台)取缔“一口价”“优惠价”等价格。

业务不断上新,寻求新增长点

为了留住司机,滴滴推出多种补贴措施。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滴滴平台为滴滴网约车、出租车、花小猪司机发放2亿元司机奖励和小桔充电、滴滴加油补贴。部分城市将继续试行节假日司机服务费,全额给司机。在暑期的3个月内,滴滴启动“清凉一夏”计划,为司机师傅们发放5亿元高温补贴。

滴滴的网约车主营运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在新业务和新市场上不断拓展。

财报中显示,在国际市场,巴西和墨西哥等关键市场持续保持关注,计划在下半年加大投资国际业务,继续探索新的出行产品,并开拓新市场。

滴滴的三大业务主线是中国出行业务(网约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等业务)。其中,自动驾驶一直是重点发展方向。

今年4月,在滴滴自动驾驶开放日上,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Neuron亮相,并宣布滴滴自动驾驶首款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目前,最新版的滴滴App已在上海、广州的指定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自动驾驶”选项出现在用户界面。

此外,滴滴还在平台上线快送业务。成都、北京等多地开通即时配送,达达快送、闪送、UU跑腿进驻平台。7月,滴滴快送宣布接入顺丰同城。滴滴租车也开始运营,飞猪、携程等租车商家接入平台。

恢复上架这半年,滴滴出行的主营业务逐渐恢复,同时不断寻求新业务和新市场。业界将关注点放在新的增长业务上,滴滴能否赶上下一个风口,为网约车行业带来新风向。更重要的是,滴滴自身何时能实现扭亏为盈,是它无法回避的难题。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