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的笔名写一篇小短文
千落 (千,意为千度。落,意为落花。千度回首,春深沉醉。落花有意,流水薄情。)夕颜 (开在墙角处的小花,开过1夜后就凋零。故古时又称此花为薄命花.有一种日已近夕,花容独凋的凄美)空蝉 (脱落的蝉壳晶莹剔透,人去楼空,失落之美)女名 胧月夜 (明复不暗,最是春夜朦胧月)淡水 (淡雅如水)花颜 (个人认为此名字适宜相貌普通女子,否则太过艳丽)颜盈溶月 (出自诗人晏殊的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素菲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运》:“菲菲红素轻,肃肃花絮晚”)诗涵 (有文采且有内涵的女孩)黛滢(一个很有古典韵味的名字)宁馨(让困宁静而温馨)妙菱(让人觉得活泼聪颖的名字)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灵象玉一样美好)雯媛 (端庄高雅有才华的女孩)诗婧(如诗坦兆念画一般的美丽女孩)露猜吵洁(如露珠洁白剔透非常适合单纯的女孩)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我们在七年级盯野袜的时候已经逐步开始背诵古诗文,进入了八年级,虽然背诵量增多了一些,但这些古诗文更加的脍炙人口,所以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一起来看一下吧。
林升的古诗都有哪些
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孝宗淳熙时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只要粗识汉字的老人,大概都读过《千家诗》。如果对古典诗词感兴趣,一定会记得千家诗所选的宋·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因为这首诗风格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千古名篇广为传诵。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此诗,并注明作者是“平阳人”。据民国《平阳县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献载,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善诗文。他既然是平阳人,到底是今日的平阳哪里人?日前,因受托编写平阳·苍南姓氏通览文化稿,我对这首名诗的作者进行了查考。查阅今日的平阳、苍南两县的林氏谱牒,据平阳八丈《林氏宗谱》(今日苍南县灵溪镇百丈村,谱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编修)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耐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林升系灵溪厦林迁始祖林时鸣四世孙。两宋绍兴前后儒士,谱滑*中未注明其有无获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谱载为“宋绍兴廿七年(1157)武进士授承议大夫……娶钱仓时氏,生一子方大,娶游岐张氏,合葬小亭(今灵溪浦亭)”;林升孙即林方大,字正荣,宋景定三年(1262)武进士。再以林升为中心上溯:父仲美;祖清;曾祖时鸣;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芸八。芸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长溪(今霞浦)赤岸迁至横阳亲仁乡荪湖里(今苍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孙,林嵩是横阳林氏(包括今日平阳、苍南和泰顺林姓)的始迁祖,唐末大顺元年(890),由闽迁浙之横阳荪湖,唐元符进士,金州刺史,礼部尚书,现在平阳、苍南、泰顺三县直系嫡传约十万之众。至此,我认为可以得出结论:《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系今日苍南县人,即原平阳县荪湖里人。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到本地报纸和全国发行的《文学遗产》上曾刊文认为:林升系平阳人,并与南宋著名学者叶适的《水心文集》第六集第十二卷的一篇短文《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扯到一起,认定“林升卿”即林升。并说“叶称其为‘卿’,可信亩逗见是叶的长辈或年长的朋友”等云云。那么,“林升卿”是谁呢?据乾隆年间当地林谱载,林升卿系晚林升三代的另外一个人,但也是林升房族里的同祖晚辈。升卿父三兄弟,与林升卿同辈的有亮卿、清卿、允卿、春卿、淳卿共6位“卿”。叶适是永嘉(今温州)人,南宋淳熙五年进士,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史学、政论及文学方面都很有成就,现不妨花些笔墨抄录其《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全文:林君好学有文,贫不能葬其父,属余为之言。余谢以母丧犹在殡,方图葬未克,不忍言也。林君乃言:“吾先人葬大父时,乡先生林英伯为谋于江南故人叔材,亦得治墓葬。”不以为嫌,今其无可辞,余闻而伤之。士贫累世,命也。若死不得葬,乞于人而后葬,此贫之不可讳之极也,亦可以继世为之乎?何子遇之深也!虽然不可以讳此名而使其亲不得葬也,其往告之,当有见哀者。据查,现存的《叶适集》中既未有称前辈为“卿”,又无习惯称晚辈为“卿”。那么何以会称林升为“林升卿”呢?这显然是武断的 “后学”们给这位博学的老前辈“校正”时套上去的。如果叶适老先生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第1课《新闻两则》
第2课《芦花荡》
(资料图)
第3课《蜡烛》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第7课《背影》
第8课《台阶》
第9课《老王》
第10课《信客》
第11课《中国石拱桥》
第12课《桥之美》
第13课《苏州园林》
第14课《故宫博物院》
第15课《说“屏”》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7课《奇妙的克隆》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19课《生物入侵者》
第20课《落日的幻觉》
第21课《桃花源记》
第22课《短文两篇》
第23课《核舟记》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第25课《杜甫诗三首》
第26课《三峡》
第27课《短文两篇凯激》
第28课《观潮》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第30课《诗四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1.《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短文两篇》
(1)《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脊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爱莲说》 周敦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杜甫诗三首》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诗四首》
(1)《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