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上市公司首季盈利285亿元:同比增两成,45.67亿元研发资金“添油”创新引擎)
(资料图片)
大潮澎湃处,奋楫正当时。
截至记者发稿,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已经收官,南京板块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喜人,一批具有优秀盈利能力的上市企业也随之浮出水面。作为地方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趋势是地方经济的重要风向标。据Wind统计显示,南京123家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度整体实现净利润285亿元,较之于上年同期的231亿元同比大增23%。
开局良好,起势有力。一张张“开门红”答卷,印证了南京经济呈现生产稳步回升、需求恢复向好、发展活力提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
2022年成绩单“稳字当头”:
355亿元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
2023年,A股南京板块又迎来了晶升股份、高华科技、通达海、茂莱光学这四张新面孔。南京板块的扩容速度十分迅速。截至12日,南京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123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7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4家。
《大众证券报》统计数据发现,A股“南京板块”共有123家上市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总额达到10104亿元,营收水平再破万亿元大关。在净利润方面,这123家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亿元,增长了61%。
的确,营收与净利的表现很抢眼。具体看,这123家公司中,80家公司营收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增幅较大的有龙蟠科技、栖霞建设、前沿生物,它们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100%。如龙蟠科技2022年实现营收140亿元,较之2021年大增247%,而公司同期实现净利润7.53亿元,较之2021年大涨了114%。
在展现亮眼业绩同时,一批慷慨回馈股东、拟“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备受市场关注。近年来,用真金白银将发展成果与广大中小投资者共享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共识。据Wind统计,共有89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72%。这89家公司拟现金分红的金额高达355亿元,同比增长15%,占净利润总额的46%。9家公司拟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
江苏银行拟10派5.156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76.15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30%,以江苏银行2022年度成交均价计算,其股息率高达7.4%。公司自上市以来,已经第7次派现分红。而从股价的表现来看,江苏银行2020年至今的累计涨幅接近30%。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真是实现了股价与分红的“双丰收”。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诺唯赞在年报中表示,以总股本4000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亿元。诺唯赞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69亿元,同比增长9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4亿元。
2023年一季度盈利增长强劲:
同比增长超两成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
今年一季度,A股南京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增长十分强劲。《大众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南京123家上市公司整体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而上述公司在去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也就是说,2023年一季度A股南京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幅为23%。
这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及以上增长的上市公司达到15家。汇鸿集团近130倍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引发市场关注。
成立于1996年的汇鸿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200强。整体上市前,公司主要以贸易业务为主,投资、房地产为辅;整体上市后,明确了供应链运营、投资金融两大主业。2023年一季度,除同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汇鸿集团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54亿元。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观察,2023年一季度,南京共有6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南京高科、栖霞建设、晶升股份、前沿生物等4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同比翻番。
2023年,刚刚亮相于资本市场的晶升股份的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12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7.73%,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公司系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主要向半导体材料厂商及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蓝宝石单晶炉等定制化的晶体生长设备,是国内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的龙头企业。
争先恐后忙开局:
上市公司在忙啥
2023年一季度,南京上市公司平稳开局,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展示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拿下南京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收冠军的苏美达,近期已多次公布获得订单的喜讯。就在最近,公司所属船舶公司与英国船东Union Maritime签订了两艘CROWN63PLUS型63000载重吨散货船的建造订单。目前,其在手CROWN系列船型订单已超40艘。
华泰证券以32.45亿元成为南京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度的“盈利王”(剔除银行、保险行业)。今年以来,公司IPO承销规模已超百亿元。截至发稿,华泰证券在2023年年内首发承销规模达到109.02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87%,暂居全国第五。而从年内首发承销收入数据观察,华泰证券以5.53亿元、6.85%的市场份额,推动排名再进一位,来到前四。
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以及之前包括北交所开市在内的一系列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措施,都为证券行业投行业务带来了增量发展空间,头部券商有望受益。对于华泰证券而言,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IPO常态化发行将进一步增厚投行业务收入,并为投行以外的各类业务扩展奠定扎实基础。未来投行专业能力优秀、大投行生态圈协同发展完善的券商有望塑造业务新增长极。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助推需求提升。受益于储能温控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3月底,数据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佳力图在手订单约为6.94亿元。公司在研项目包括数据中心冷冻站集中控制系统、面向5G应用的微型一体化数据中心开发项目、集装箱式智能化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开发项目等。
2023年3月中旬,药石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签署《投资协议》,投资12亿元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建设创新药物工艺开发及中试平台项目。
随着CDMO商业化项目、产能陆续兑现,药石科技一季度交出上市以来营收新高的成绩单,这也引得机构的频频侧目,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个月来公司获得13份券商研报关注,其中,7家给予买入评级,3家给予增持评级。
“专精特新”创新加码:
前三月研发花费14亿元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2021年出台了《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南京培育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目前已有百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除了茂莱光学、高华科技以外,包括埃斯顿、本川智能、麦澜德、迪威尔等在内,南京共有30家上市公司或其参控股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其中,母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有10家,参控股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有23家。
2023年一季度,这些上市公司交出硬核科研成绩单:报告期内,占南京上市公司总数不到25%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合计研发投入达14.72亿元,而同期南京上市公司总研发费用为45.67亿元,前者占比超过了32%。其中,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的有9家,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10%的有10家,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过20%的有12家。
“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是一条长远的生命线。IT行业的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如果不在技术上保持始终向前,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不会长久的。”在云创数据董事长张真看来,持续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命力所在。2023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39.9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73.6%,两项数据均位居30家“小巨人”企业之首。凭借前期在向量计算一体机、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上的深厚积累,近期正陆续推出cGPT系列产品,3月中旬至今,随着“生成式AI概念”的火热,云创数据股价区间涨幅近80%。
除了在二级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外,高研发投入也正在换来业绩回报:30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中,有24家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盈利,而在剩余的6家亏损上市公司中,磁谷科技、红宝丽还实现了同比减亏。
“小巨人”迎来蝶变的背后,是南京市政府围绕科技创新的“量”与“质”的政策支持。《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构建起‘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其中提到,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要达到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达到150家。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跑出“加速度”,A股“南京板块”全年业绩可期。
策划:徐海峰 陈陟 李秋捷 视觉:李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