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临近,中炬高新各方角力加剧,暗流涌动。
7月20日,中炬高新第二大股东、宝能系旗下公司中山润田在宝能集团官网发表声明称,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7月19日到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被拒之门外,两方僵持十余分钟仍未予以放行,导致调研工作被迫搁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日晚间,中炬高新在官网发布声明回应称,公司安保人员未对姚振华一行予以放行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姚振华吃“闭门羹”
根据中山润田发表的声明,姚振华得知中炬高新日常管理工作出现重大纰漏的相关情况后,担忧上市公司的生产安全及食品安全问题,驱车从深圳赶往中山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7月19日18时左右抵达中炬高新总部厂区大门时,被保安拒绝进入。
据介绍,姚振华明确告知对方:“我是中炬高新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来查看工厂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请立即开门。”但两名保安以要请示上级领导为由,拒不开门放行,两方僵持十余分钟,本次调研工作被迫搁置。
中山润田就此对中炬高新有关股东提出一系列指控,7月20日晚间,中炬高新在官网发表声明否认中山润田指控。声明显示,7月19日傍晚7:06,有三辆非公司车辆驶至中炬高新中山厂区1号门汽车通道闸机前,并要求进入厂区。经安保人员核实相关情况,来访人员并未预约,也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且现场安保值班人员并未收到公司高管 (含董事会新任命的三名高管) 提出将有访客进入厂区的指示。
中炬高新表示:“考虑到此时距离公司正常下班时间已超过1.5小时,且当时厂区办公大楼因供电系统故障,正处于抢修当中,所有工作人员均已下班离开厂区。为确保公司安全,慎重起见安保人员并未予以放行并礼貌地请对方直接与公司管理人员联系。”
7月21日,中炬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姚振华没有进入厂区主要是登记的原因,安保人员按正规手续去核查,并没有说不让进,核实登记好还是可以进的。截至今天,姚振华并没有要求再次进入。”
记者致电“宝火之争”的另一大主角、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询问其当前对中炬高新的控制程度,相关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暂时不方便发表意见评论。”
高管大换血
而除了就姚振华未能进入中炬高新总部一事发声,中山润田还“炮轰”新任高管未能办理入职手续。根据中山润田声明,中炬高新新任总经理邓祖明,新任副总经理孔令云、秦君雪获得任命超过两天后,仍未能办理入职手续。
在中炬高新7月17日召开的董事会上,中炬高新9名董事以6票同意、3票反对的投票比例通过了聘任邓祖明为总经理,孔令云、秦君雪为副总经理的决定。此三人均具有宝能系背景,目前在宝能系任职。
中炬高新现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6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6名非独立董事中,宝能系占据4席,火炬集团方面有2席。对上述提名投出反对票的,包括火炬集团系董事余健华、万鹤群以及独立董事甘耀仁。
除此以外,中炬高新原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张弼弘在7月17日董事会上被免去职务。原总经理李翠旭、原董秘邹卫东分别于7月17日、7月18日辞职。6月6日,中炬高新原副总经理张卫华、朱洪滨辞职,此前二人因涉嫌严重违法,被留置调查。
目前,中炬高新的控制权之争走到关键时刻。往前回溯,宝能系2015年开始增持中炬高新,2019年3月份对中炬高新实施实际控制,持股比例最高达到25%,但随着宝能系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其持股比例因被动减持不断下降,目前低于10%。而原第二大股东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22年起不断增持,目前持股比例超过19%,成功超越宝能系位列第一大股东,并对宝能系的实控地位发起挑战。
中炬高新将于7月2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提交的关于罢免4位现任董事的议案,被提议罢免的4位董事均属宝能系。而若失去对董事会的主导权,宝能系将不再实际控制中炬高新。如果火炬集团入主中炬高新,不排除宝能系刚换上的管理层再次发生变化。
有接近宝能系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宝能系之所以在临时股东大会之前对高管进行“换血”,是想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做一些动作。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宝能集团目前有79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到417.49亿元。同时,该公司存在114条限制消费令、28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没有变化,仍然是中山润田。如果有变化将进行公告。”中炬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